1、全身放射反应
全身放射反应的主要表现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感。血液系统:白细胞计数降低。其它系统:疲乏、头痛、眩晕。
影响全身放射反应的原因
1.剂量剂量越大反应越重。同样的剂量,时间越短反应越重。
2.照射面积照射面积越大则反应越重。
3.照射部位上腹部照射最容易引起全身放射反应,四肢照射极少引起全身放射反应。
4.射线能量大,用途部位深,引起的反应也重。
5.加速器的电子线用途表浅极少引起全身反应。机器结构:机器防护屏、屏蔽不够健全漏出射线较多,对全身影响明显,比较容易引起全身放射反应。
6.个体差异个别病人对射线甚敏锐,极少剂量就可引起较重的反应。但也有的人是是条件反射,对他们实行安慰性治疗时也可引起恶心、呕吐。
2、局部放射反应
局部放射反应为某些组织及器官被照射后引起的细胞学和机能上的改变。
皮肤及皮下组织
射线在皮肤上反应最早出现红斑,局部瘙痒或烧灼感。渐渐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干燥、有糠皮样脱屑、汗毛掉落留下扩张的毛孔。头发掉落随剂量不同可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秃发。假如皮肤剂量过大,则由高充血进步为水肿,甚至形成水泡进而破溃,若累及真皮则形成放射性溃疡,非常难愈合。一般剂量治疗时,在治疗结束后几个月内要有几次无痛性脱皮,多数皮肤能恢复正常色泽,但局部无汗,温度略高。在晚期因为纤维组织增生,照射范围内皮下组织变硬,不可误觉得癌复发。
骨髓
骨髓造血系统对射线很敏锐,其中红细胞系统略逊于骨髓细胞。机能较形态更难恢复。在放射剂量范围内引起白细胞降低甚为常见,但导致再生不好的性贫血则极少见。
骨
发育中的骨最容易受射线影响,主要表现为骨成长紊乱,如骨骺与干骺端早期愈合。大剂量照射还可致使骨坏死或放射性骨髓炎。
肺
早期出现放射性肺炎,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少痰。至晚期出现纤维增殖。如继续进步常致使右心衰的症状,紧急者危及生命。
胃肠
胃经照射后第一出现机能失调,如幽门痉挛,蠕动增强,短期内即转变为无力、分泌抑制并伴发痰症。大剂量照射可致使溃疡形成甚至穿孔。射线对小肠的影响较胃和结肠更为显著,可产生充血、水肿、继发感染,很多照射也可形成溃疡乃至穿孔。因为小肠长期吸不好的致使慢性腹泻、营养不好的。对下腹部照射常引起直肠炎或溃疡形成,疤痕缩短,管腔变窄、变硬、临床表现为梗秘,腹胀。
生殖系统
极少剂量即可使睾丸体积缩小、精子稀有或消失。成熟的精子对射线有很大耐受性。产生激素的睾丸间质对射线的耐受性也较强,但精子的产生可发生障碍,而性能力并没有明显影响。照射剂量过大时才能使性能力发生变化。
卵巢的滤泡对射线极为敏锐,较小剂量照射即可致暂时绝育,由于成熟的卵对射线耐受性较大,所以如此用途是迟发性的。即当照射后仍可有一两次月经,逐后才出现月经中止现象。一般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月经恢复的初期周期常不规则。停经期间,因卵巢机能不破坏,绝大部分病人性欲可维持。过大剂量,使排卵及卵巢激素分泌机能完全破坏,性欲随之消失。
腺体
唾液腺被照射后,初期是唾液增多,而后非常快就出现唾液降低、变粘。病人口干难忍,影响进食。大剂量照射将腺体破坏后,代之以纤维组织。
脊髓
放射性脊髓炎是一种紧急的并发症,重者可引起截瘫,甚至危及生命。上段损伤较下段损伤明显。发病与照射范围、时间、剂量及用增敏药有密切关系。放射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种类:
1.一过性放射性脊髓炎:常称之为Lhermitte‘s症。本病多发生在放疗后1-4个月,其典型症状:当病人低头时双下肢有触电感。神经系统并没阳性体症。上述症状持续数月后可自行消退。
2.慢性放射性脊髓炎发病慢,刚开始下肢感觉异常,随后下肢无力甚至瘫痪、大小便失禁、症状可渐渐向上扩展。
3.急性放射性脊髓炎症状与慢性类似,飞速发展,可非常快死亡。
对于放射性骨髓炎现在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主如果预防发生。